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来稿选登】在无人问津处播种,于颠覆浪潮中前行
作者:   来源:   发稿时间:2025-04-15   浏览:
【字号:

深夜的杭州汇金国际大厦依然灯火通明,保安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位来访者。这座写字楼里藏着中国AI界最神秘的独角兽DeepSeek,其创始人梁文锋的办公室就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楼层。这个来自湛江渔村的85后,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从量化投资之王到AI革命者的蜕变,他的故事让我重新理解了科技创新的本质——真正的颠覆者,往往在喧嚣之外出奇制胜。

当整个AI行业沉醉于资本狂欢时,梁文锋选择在寒冬里播种。2015年股灾期间,当同行们忙于救市,他的幻方量化团队用仅有的10张GPU显卡验证高频量化策略,这种在极端环境下的技术锤炼,为后来训练大模型积累了独特的数据处理经验。如此另辟蹊径的坚持,让我想起他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句幻方宣言:“务必要疯狂地怀抱雄心,且还要疯狂地真诚”。在多数人追求短期回报的年代,这种近乎偏执的长期主义,该是多么深的洞见,这背后也背负了多少压力,甚至以至于我们也无法想象。

2024年开源DeepSeek-V3模型时,梁文锋顶着“技术泄密”的质疑,坚持将训练细节全盘公开。这个决策绝非偶然,早在他攻读浙大机器视觉时,就发现国内技术生态的致命缺陷——“我们习惯了等待摩尔定律从天而降”。当他将量化投资赚取的百亿利润投入AGI研发,当同行用闭源模型收割市场时,他选择用开源构建技术共同体。这种格局,让DeepSeek的代码成为全球开发者的“技术母语”,也让我看到中国创新从跟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的可能。

在算力军备竞赛的喧嚣中,梁文锋证明了创新的本质是思维革命。美国巨头用1.6万张GPU训练模型,DeepSeek-V3仅用2048张卡就实现了同等效能。“以邮养邮”式创新思维——总在寻找更高效率的价值转换方式,在约束条件下的创造力,恰是中国科技最动人的突围姿态。

梁文锋的孤独前行,不是没有意义的。DeepSeek爆红后,每天近百名访客被挡在汇金国际大厦外——作为管理千亿资金的创始人,他至今保持着每天亲手调试算法的习惯,他们专注攻克AGI的认知瓶颈;当行业陷入价格混战,他们已开始布局下一代神经架构。

那个曾在湛江海边捡贝壳的少年,用二十年时间建造起通往AGI的康庄大道。他的成功证明:真正的科技创新不是风口上的狂欢,而是静水深流的技术沉淀;不是资本催熟的速生林,而是用开源雨露滋养的生态体系。我们终于读懂了这个低调工程师的野望——他播种的从来不是某个产品,而是改变人类认知的火种。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梁文锋用行动诠释了创新的真谛:伟大的技术革命,往往始于某个偏执者不计成本的坚持,成于开放生态中的集体智慧迸发。当我们在讨论中国能否诞生OpenAI时,DeepSeek早已走得更远——它正在书写属于东方技术哲学的浪漫:在无人问津处深潜,于开源共治中破茧,用底层突破重构游戏规则。这或许就是中国科技走向前沿的最佳诠释:真正的颠覆,永远发生在主流视线之外。

文/马建斌

初审/林厚龄

复核/梁澳嘉

审发/周圆



【标签:播种 处 颠覆 浪潮 无人问津 选登 中 来稿 前行】 【点击:】         【编发:宣传部周圆】
上一条:【来稿选登】薪火相传铸科技之树 笃行不辍结创新之果
下一条:【来稿选登】科技之花开满校园
>>相关新闻
. 【来稿选登】薪火相传铸科技之树 笃行不辍结创新之果 2025-04-15
. 【来稿选登】在无人问津处播种,于颠覆浪潮中前行 2025-04-15
. 【来稿选登】科技之花开满校园 2025-04-15
. 【来稿选登】一个潮汕小城的春节 2025-02-25
. 【来稿选登】桃纹深处鼓声旧 2025-02-19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