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第16届蓝桥杯全国总决赛、2025年睿抗编程技能竞赛等多个省级及国家级计算机领域赛事现场传来捷报: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何武泽,凭借一年多深耕算法的坚守、三千余道题目打磨的实力,一举拿下9项重要荣誉。不仅为学校与学院赢得荣光,更在师生中树立了“踏实能吃苦、肯钻敢突破”的优秀榜样。

01
九项荣誉加身:赛场之上的“厚积薄发”
“刚接触算法时,一道简单题能卡两小时”回忆起初学算法的日子,何武泽笑着说,那段“处处碰壁”的时光里,老师们的鼓励成了他攻坚克难的“定心丸”—“遇到难题别慌,先拆成小问题,每解决一步都是进步”。
在校期间,他从不耽误专业课,算法的精进全靠把零碎的课余时间变成“攻坚黄金期”。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坚持每天整理错题,把知识点、难记的算法公式写在草稿纸上,每道题都反复推敲逐步调试,直到手指敲代码时能“下意识写对”。除了反复看教学视频,还向老师请教逻辑细节,帮他打开思路。草稿本上写满了推导过程、自己关于问题的理解和老师指导的要点。在自我坚持与老师指导的双重助力下,曾经让他头疼的“bug”,渐渐变成了融入骨子里的解题本能。

正是这份日复一日的积累,以及谢翠萍老师和白金山老师在赛前选题、思路优化等方面的针对性指导,让何武泽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
在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中,他一举拿下第16届蓝桥杯Java组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25年睿抗编程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七届码蹄杯程序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更在竞争激烈的第21届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中斩获省级银奖,在全国舞台上展现了我校学子的专业实力。



在教育部观察名单赛事及省级竞赛中,荣获2024-2025年度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数字素养大赛(暨第七届传智杯程序设计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高校计算能力挑战赛Java组华南赛区一等奖、第一届CCF算法能力大赛广东省二等奖、第三届大学生算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四届广东医科大学ACM程序设计大赛一等奖收入囊中,成为跨赛道、多领域的“获奖常客”。



02
榜样的力量:不止于荣誉,更在于成长
谈起何武泽,同学们的评价里充满了赞许,“每次回宿舍,都能看见他对着电脑刷题,感觉他跟算法绑一块儿了”。谢翠萍老师称赞:“武泽最难得的是肯钻又踏实,遇到问题不逃避,还会主动总结方法,他的成长不是偶然,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思考换来的。”

面对荣誉,何武泽却格外清醒:“证书里有我自己的努力,更有学校和学院的支持。真正珍贵的不是奖项本身,而是通过这段日子的成长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何武泽同学的锻炼、成长过程,是我校坚持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师生携手、教学相长的美好见证。激励着更多同学锚定目标、踏实积累,今日的辛勤努力,终将在未来绽放光彩。(出品/广东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文/马乙人 图/谢翠萍 何武泽 审核/王勇 复核/周圆 审发/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