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喧,男,共青团员,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3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现任班长兼副团支书、校学生会委员会委员。他综测排名专业第一,并于2023年加入校创新创业孵化团队芮本阁。大一学年,他便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综合一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校优秀学生骨干等荣誉,奖项共计20余项。

1
精益求精的探知者
罗喧始终将“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为求学路上的座右铭。刚入大学校园,当许多同学还在适应新环境、迷茫于未来方向时,他便早早锚定目标——以优异学业夯实基础,力争成为年级中的佼佼者。他深知,知识是滋养能力的土壤,而扎实的学业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第一步。为此,他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始终保持对志向的坚守和学习的热忱,这让他在大一学年交出了亮眼的答卷——学业排名年级第七,综测排名专业第一。

罗喧用行动证明,明确的志向是前行的灯塔,而持续的学习则是抵达彼岸的舟楫,他也成为了身边同学眼中“有目标、肯实干”的榜样。
罗喧对学科技能竞赛的热情同样令人称道。他不仅以500+的成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斩获奖项,这既为他后续的学习交流筑牢根基,也为拓展国际视野创造了可能。在科研领域,他亦主动探索。作为校创新创业入驻孵化团队的核心成员,他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最终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荣获省级铜奖,这份荣誉正是对他不懈努力的最佳肯定。
2
思政信念的笃行者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罗喧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行动践行责任担当。他热爱党和国家,积极参与校青马工程培训班、团学技能大比武等思政活动,在顺利结业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与政治素养。

他坚持“学思用贯通”,不仅深耕理论,更积极投身实践:在成功当选校学生会代表与学生会委员会委员后,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以学生干部身份传递正能量、服务同学。他时刻牢记“成为祖国需要的人”的理想,立志用行动回馈社会。
作为班长与多学科学习小组组长,罗喧以身作则,认真统筹班级工作,带领组员互助学习、共享知识。在凝聚团队力量、提升学习成效的同时,他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思政教育中“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理念。
3
志愿服务的奉献者
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上,罗喧同样以热忱与责任书写青春答卷。他先后担任信宜中学寒招队伍队长、广东医科大学益宜志愿服务队队长,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达137小时。

作为团队带头人,他统筹组织各类志愿活动,将知识与关爱送到家乡孩子身边。他不仅耐心辅导学业,更主动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困惑,用细致陪伴为他们的成长注入温暖。他始终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念,在一次次志愿服务中,罗喧深刻领悟到:“志愿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与关怀的接力。”
他始终以饱满状态展现青年志愿者的精神风貌,他常说:“功成名就不是目的,帮助到需要的人这才叫做意义。”这份无私奉献的初心,让他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与价值感。
4
全面发展的追光者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罗喧从未局限于单一领域,他也在文体方面不断突破,收获了诸多荣誉。
在专业相关的实践中,他凭借细致与创新,在2023医学模型设计大赛中斩获鼓励奖;在2023级学生军训期间,他以负责的态度与出色的组织能力,获评“优秀学生干部”。这些荣誉既是对他付出的肯定,更成为他持续向上的动力。
在文艺领域,他同样绽放光彩。2023新生“易起show”活动中,他的摄影作品凭借独特视角与细腻表达夺得一等奖,尽显艺术才华;在信宜市大学生音乐节上,他以乐队成员的身份登台演出,用热情与表现力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文艺风采。
从专业实践到文体活动,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是罗喧对自我的高标准、严要求,更是他用汗水与努力浇灌出的成长果实。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罗喧的成长之路,始终贯穿着奋斗的底色与对卓越的追求。他以坚定的志向锚定方向,用踏实的行动践行初心,不仅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勤学笃实、担当有为的精神风貌,更用亲身经历印证了“心有梦想,行有追求”的成长真理。

面向未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
怀揣热爱与责任的罗喧,
必将在逐梦之路上步履不停,
续写更加璀璨的青春篇章。
(出品/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图/张梦洁 审核/雷鸣 复核/周圆 审发/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