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12至17日在东莞校区13个单位开展国家级项目申报“应写尽写”及科技成果申报“造船出海”“借船出海”专项工作常态化推进座谈会后,在丁元林副校长指导下,科技处组织人员对前期管理、推进工作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凝练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效率,于6月7日,在丁元林副校长带领下,先后到海洋医药研究院、附属第二医院和附属医院开展国家级项目申报“应写尽写”及科技成果申报“造船出海”“借船出海”专项工作常态化推进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南方医科大学帮扶团队队长李凌,科研党总支书记、科技处处长李宝红,科技处副处长、科研平台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揭新明,科技处副处长、科技处海洋医药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叶华,科研党总支部委员、实验动物中心吕水燕副主任,学报编辑部党支部刘建滔书记等,各单位的党政负责同志以及申报人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丁元林副校长主持。
学校党委副书记罗辉出席了海洋医药研究院的调研工作会议,会上,罗辉全面介绍了海洋医药研究院的建设情况,强调全体人员要深刻领会“应写尽写”“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的内涵要求,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推进两项重点工作的扎实开展,同时要求海洋医药研究院作为学校重要的科技增长点,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要兼顾成果开发,促进成果转化、加强产业化工作的推进。戚怡副院长、陈锦灿副院长、吴科锋副院长就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了汇报。

罗辉副书记介绍海洋医药研究院建设情况

丁元林副校长在海洋医药研究院调研
在附属第二医院,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灿详细汇报了医院2023年NSFC“应写尽写”工作方案和科技成果申报计划,以及推进项目与成果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工作计划等情况。他特别强调,在学校召开工作部署会后,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召开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并审议通过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措施,包括:对完成整体申报书撰写工作并通过本院组织院外专家初审的项目给予2000元/项奖励,对申请书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形式审查的申请人给予5000元/份奖励;按照科室落实工作部署,根据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奖惩等。

附属第二医院调研会现场
在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医院副院长张良清汇报医院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2022年科技成果奖申报工作进展。医院自2022年4月28日启动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并召开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成果奖申报启动会。根据四个“重”、两个“写”申报策略与原则,拟定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写尽写”人员名单分配依据。科技成果奖方面,初步拟定将申报任务分配到科室个人,建立微信群,逐步收集申报人及撰写人,并填写成果预申报表。同时,在院例会上再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022年科技成果奖申报工作进行部署,不断完善奖励措施,提高支持成果奖申报力度。

附属医院调研会现场

丁元林副校长讲话
丁元林副校长在分别听取了三个单位汇报后,针对三个单位的不同情况,对前期工作进行了点评,特别对附属第二医院在领导重视、工作组织、进度把握、实施措施、目标任务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八点意见:一是要在申报组织工作做细做实方面再下功夫。“应写尽写”不是“应报尽报”,而是通过“应写尽写”,让有条件或有能力写的人能够动起来;二是要在严把标书质量关做细做实方面再。要通过科室、学术委员会和医院层面,层层把关,再请校外专家辅导,加强标书质量;三是要在“借船出海”申报科技成果奖做细做实方面再下功夫。充分发挥南方医科大学的帮扶作用,利用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政策,加强国内校际学术交流,明确方向,动员各单位全体科研人员,发挥各自的自主能动性“借船出海”,为今后“造船出海”打下基础;四是要在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做细做实方面再下功夫。建立起约束机制,从绩效管理方面再做文章;五是要在推进学术交流工作做细做实方面再下功夫。各科室要与国内、省内知名专家同行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不断积累学术人脉资源;六是要在加强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做细做实方面再下功夫。重点实验室是报项目的重要支撑,一方面要守住现有重点实验室,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七是各单位在推进两项重点工作的同时,务必坚守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风险;八是要在党建和业务相融相促做细做实方面再下功夫。在重点工作方面要党政齐抓共管,重点业务工作党支部要进行督促,在申报工作面前,党员要冲锋在第一线,真正把党建落到实处。(文、图/科技处 编/王丽君 审/冯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