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汗水为舟,以信念为桨,同窗五年,共赴山海!来自药学院11栋309的她们,并肩而行,全员上岸!用坚持与热爱书写了最闪耀的青春答卷。吴慈玲上岸中山大学,张可俞上岸广东医科大学,刘欣茹上岸南方医科大学,赵均宜上岸南方医科大学。

同行致远:携手同行,步履同频
药学院临床药学专业五年的学习时光中,她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在学习之余,她们也积极为师生服务,曾担任学校易班技术部部长、学院团委艺术团团长、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等职务。课余时间,她们也时常讨论如何提升学习效率,巧妙平衡学业与学生工作职责,在充实中寻得最优解。



她们积极参与各类比赛,提升综合素质。赵均宜同学积极参加挑战杯比赛,也牵头组队参加微党课大赛等。主动“组团”参加志愿活动,四姐妹一起加入薪竹志愿服务队的大家庭中。其中赵均宜同学、吴慈玲同学担任第一届副队长,全心全意为队伍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一起为队伍发光发热。为了进一步发挥为家乡服务的热情,刘欣茹同学、赵均宜同学参加中山市社会实践活动,获一致好评。

图为赵均宜

图为张可俞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尽管身处不同的实习医院,但空间上的距离并未冲淡她们的情谊。在大四下学期,考研征程刚起步,她们悄然开启一场特别的 “奔赴” ,默契约定每日清晨八点前,准时抵达图书馆 “会师”。即便学习压力较大,她们也懂得张弛有度,爬山等运动是舒缓压力的良方之一。

上岸感悟:立足自身、精准定位
考研,应注重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精准的时间管理。在备战考研期间,张可俞同学丝毫没有放松本专业的学习,在大四一整个学年,专业成绩始终稳定在前15%。她深知,学习这件事,找准契合自身的方法是关键。课程学习时,她将课堂视为吸收知识的主阵地,全神贯注,不放过老师讲解的任何细节,凭借课上的高效学习,课后便有充裕时间投入考研知识的复习。在她看来,合理规划时间,精准分配精力,是提升效率的不二法门,也正是靠着这般有条不紊的节奏,她才能在考研与专业学习的双重挑战下,稳步前行。


做时间的主人,提升学习效率。赵均宜同学在学生工作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处理事务,这些经验让她在规划考研复习计划时游刃有余,梳理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做一个“J人”,跟进平衡各科学习进度。她投身学生工作的宝贵经历,不仅磨炼出强大的内心,还结识了一群挚友,成为考研路上的重要助力:分享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供珍贵的学习资料。同时每当压力袭来,同伴们都能给予鼓励与安慰,帮助她重拾信心。

左二为赵均宜

在学业与实验间寻得平衡,是大学这场征程的关键课题。大一刚迈进课题组的大门,吴慈玲同学便敏锐察觉到,无论是课后短暂的闲暇,还是周末的大块时光,实验室便成了她的 “战场”,她有条不紊地投身实验工作,操作仪器、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在一次次实践中积累经验。专业学习上,她稳扎稳打,凭借扎实的努力,学业成绩逐年攀升,每一份进步都见证着她的付出。实验领域,她同样积极活跃,全程深度参与多个课题,凭借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严谨的态度,参与发表了两篇 SCI 论文。



实习,绝非被动旁观,而是一场主动出击、探索求知的征程。刘欣茹同学在实习期间,在心内科轮转时,频繁接触到使用极化液的患者。面对这一临床常见场景,她没有丝毫懈怠,一头扎进资料堆里,同时积极向老师请教。就在这一来一往间,她牢牢记住了胰岛素能够降低血钾、推动钾离子进入心肌细胞,进而改善代谢的作用。当真正投身临床实践,那些原本晦涩、刻板的知识点,瞬间化作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她认为珍惜轮转科室的时间,高效利用实习医院资源,把临床案例、学习研讨机会转化为考研的优势,为成功上岸添砖加瓦 。

她们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回首来时路,若我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愿你们奔赴的每一处远方,皆为上岸的坦途,一路繁花相送。愿你们在前行的路上都能遇到三两知己,携手攀登,请相信,你所走的每一条路,将来都会成为你攀爬顶峰的坚实砖石,加油!”

带着这份炽热的回忆与少年意气,山水万程皆可越,这段并肩作战的时光,终将成为照亮未来的薪火。此去山高水长,知己如常。(出品/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图/钟文婧 审核/雷鸣 复核/周圆 审发/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