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苑 > 正文
广东医附院运用经改良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成功为患者切除前纵隔畸胎瘤
作者:   来源:   发稿时间:2021-09-06   浏览:
【字号:
近日,在“微中再微”理念支持下,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成功完成一例“改良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畸胎瘤切除术”。
   
 该患者因“发现前纵隔肿瘤19天”入院,胸部CT示:左前上纵隔椭圆形混杂密度占位,大小约33mm×41mm×31mm。针对患者病情,科室进行讨论及充分术前准备,由主任医师程可洛带领副主任医师林立尧、主治医师谢健龙及住院医师吴栋的团队采用更加微创、疼痛更轻的改良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前纵隔畸胎瘤切除术。该手术取剑突下正中长约3cm切口作为观察孔,以双侧肋弓下缘锁骨中线处各作一长0.5cm为操作孔,人工制造气胸,通过胸腔镜完成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十分顺利,出血少,术中未使用胸骨拉钩,术后不常规留置胸管,术后第一天复查胸片未见明显液气胸,术后第二天患者顺利出院,术后病理证实为成熟型囊性畸胎瘤,肿瘤周边胸腺组织内见血管瘤。

纵隔畸胎瘤为纵隔肿瘤中较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生率约占原发性纵隔肿瘤 的21.5%,外科手术是治疗纵隔畸胎瘤的主要方法。纵隔畸胎瘤切除手术常见方式主要包括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胸腔镜经胸壁外侧肋间入路手术及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正中胸骨劈开入路术野显露良好、操作相对简便安全,能最大限 度保护双侧膈神经、心包膈血管、无名静脉等,肿瘤瘤体较大、累及周围重要器官或血管时,操作方便;缺点是手术切口长、创伤大,而且胸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术后住院时间长,恢复时间较长,难以被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常采用侧胸经肋间切口,其缺点是对侧纵隔及上纵隔的显露不佳,因此导致肿瘤切除不完整,且易误伤双侧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及无名静脉等。同时经侧胸肋间入路易损伤肋间血管,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多及手术结束时止血困难。此外,尽管目前经侧胸肋间入路已由3~4孔减至2孔甚至单孔,但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仍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与术中手术损伤及术后留置胸管压迫肋间神经有关。经改良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出现的胸腔镜手术新入路。该术式仅需单腔气管插管,对麻醉技术要求较低,术中打开双侧胸膜联合人工气胸,可显露双侧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可取得较好的术野效果,且患者人工气胸压力维持在8cmH2O,不增加术中麻醉管理风险,且具有手术出血少,清扫纵隔组织方便、高效,无死角,降低肿瘤复发风险;其次,彻底避免手术对肋间神经和肌肉等胸壁组织损伤,术后近远期疼痛明显减轻,并且较好保持胸壁完整性,降低术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缩短了胸管留置时间(此例患者不留置胸管)和住院时间(此例患者术后第二天出院),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真正体现了微创胸外科技术的优势。这也是胸腔镜技术方面实现的新的突破,同时,也推进了全新模式微创治疗技术在该领域的运用,开启了“微中再微”胸腔镜新时代。(文、图/心胸外科   审/郑春凤)


 


【标签:广东医 广东 附院 运用 经改 改良 胸腔镜 胸腔 成功 为患 患者 切除 纵隔 畸胎瘤 畸胎】 【点击:】         【编发:附属医院】
上一条: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8位医生获评第四届“湛江好医生”
下一条:附属医院首例“零射线”导航技术辅助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成功实施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微博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