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
党建引领,迅速动员落实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把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第一时间传达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详细部署校园防控工作。学校领导靠前指挥,相关部门迅速落实执行,积极动员全校在校教职工共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科普宣传、发送防控提醒,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学校组织部门第一时间发出《关于在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作用的倡议书》,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快速响应、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2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400余名党员、500余名师生群众挺膺担当、下沉一线、积极参与。
统筹联动,凝聚防控合力
机关党委积极发挥第一方阵带头作用,组建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重点排查办公区、绿化带等关键点位的积水清理、杂物清运情况,对需协同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对接职能部门联动攻坚。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党支部通过官微、新闻网和校内宣传栏等线上线下阵地联动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控宣传。总务后勤部党支部迅速制定科学系统的专项方案,增加消杀频次,安排专业人员对教学区、宿舍区、图书馆、体育馆、绿化带、下水道、垃圾站,以及各办公室、教室、实验实训室、宿舍内部等场所进行全方位药物喷洒,确保不留死角,最大程度降低蚊虫密度。学生工作部党支部向全体学生发布防疫安全提醒,积极做好宣教工作。附属医院党委发动各支部组建志愿服务队10支,党员112人对所属区域进行“地毯式清扫,系统落实积水清除、垃圾清运和消杀作业,形成“党委督查+支部落实”的高效闭环。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开展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统一行动日,制定“网格化”清理方案,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80余人深入医院住院区、宿舍区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病媒生物集中防制、健康知识入户宣传,以精准行动堵塞防控漏洞,力求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发挥优势,服务地方防疫
根据东莞属地防疫工作需要和安排,学校积极发挥医学院校专业优势和力量,迅速动员党员力量下沉一线,全力支持地方防疫工作。机关党委第一时间动员机关各部门党员干部组建志愿服务队参与东莞市蚊媒传染病防控监测工作。医院管理部党支部、人力资源部党支部积极对接东莞市疾控部门,统筹做好全校志愿者相关沟通协调工作。团委党支部第一时间发出安全提醒,并组织动员学生组建青年突击队,参与东莞市蚊媒传染病社区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现已招募学生志愿者150余人,第一批志愿者已上岗工作。公共卫生学院党委成立由党政负责人牵头的防控工作专家组和应急分队,组织35名教师及学生志愿者组成服务队,赴东莞市疾控中心参与“布雷图指数监测”专业培训,并深入镇、村、户开展蚊虫孳生地排查、防控知识宣讲等志愿服务,助力地方疾控部门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构建“专业指导+群众参与”的基层防控网络。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迅速成立21名教师党员先锋队参与东莞市蚊媒传染病应急防控,分别下到中堂、谢岗、石排,东坑等10多个镇区进行风险排查工作。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已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支,组织15名教工(13名党员)。药学院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系(中心、所)负责人及全体辅导员面向广大师生开展防蚊防控宣讲,成立防控服务队3支、科普宣讲团1支,参与人数36人。人文与管理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属地政府和学校党委要求,组织17名教工和学生党员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工作。护理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迅速成立教师党员先锋队,参与东莞市蚊媒传染病应急防控,分别下到多个镇区进行风险排查工作。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迅速成立师生志愿服务队,先后派出19名教职工,21名在校学生参与东莞市蚊媒传染病应急防控,分别下沉到各镇街、村(社区)开展社区蚊媒传染病健康宣传,蚊媒风险区域监测排查志愿工作。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快速组建4支师生党员志愿服务队,动员97名师生党员报名参与。院领导带队下点教学检查期间,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实习学生蚊媒传染病防控进行了强调提醒。基础医学院党委、医学技术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在支持地方防疫同时,同步开展实验室和宿舍卫生清扫,清理易积水容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均带头下沉一线,组织10名党员教师积极参与东莞社区防控工作。体育教学部党总支部成立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重点对校内体育场馆进行检查、消杀,排查孳生蚊子的隐患点。


接下来,学校党委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有关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健康宣传和防蚊提示,全力营造清洁、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共同筑起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齐心协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文/组织统战部 图/各基层党委(党总支部) 审核/赖焱烽 复核/王丽君 审发/裴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