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我校以前瞻性思维和务实举措,全方位统筹推进思政课堂建设,致力于紧密融合理论与实践,再度点燃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针对思政课堂的创新发展,开展了高屋建瓴的全面部署。他着重指出,思政课堂绝非单纯的知识传递平台,更是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核心阵地。因此,要求各门思政课程紧密结合当下热点,深度挖掘课程特色,凭借生动的形式与深刻内涵,为学生打造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优质思政课堂。

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各门思政课程迅速积极响应。精心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深入探索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巧妙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为切入点,探讨其与唯物史观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则以《唐探1900》的历史背景为导课内容,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使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切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哪吒2》所反映的价值观,探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则以《哪吒2》的文化创新为契机,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学生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形势与政策课程则聚焦“DeepSeek”在科技领域的突破,探讨其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国家发展战略。
在课堂上,老师们满怀热忱、精心筹备,将理论知识与鲜活案例、生动画面与视频相结合,赋予思政课堂充满了吸引力与感染力。从《哪吒2》里中华传统文化的年轻化呈现,到科技创新背后的青年力量,皆被老师们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思考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与挑战。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国家发展的速度和力度,更极大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自身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以及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个人与国家的共同发展。
通过思政课堂的创新实践,再度彰显了思政教育的活力与创新精神。未来,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持续探索思政教育的全新路径,不断深化“大思政”育人体系,让思政课堂成为滋养学生思想成长的沃土,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全力以赴、不懈奋进。(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茹正开 复核/王丽君 审发/裴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