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人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新光教授主持。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院和医学技术学院等教师、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
徐安龙教授的报告介绍了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细菌、病毒侵害的最重要防线,包括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固有免疫系统是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与生俱来的,而适应性免疫系统则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长期以来,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免疫学界的热点和难点,无脊椎动物文昌鱼研究中的重要发现为解开这道难题提供了一道曙光。徐安龙教授领导的实验室首次在脊索动物文昌鱼中发现了具有转座活性的ProtoRAG转座子,并证实该转座子的转座方式与V(D)J重排高度相似,为“V(D)J重排机制的转座子起源假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在《Cell》杂志发表。随后,徐安龙教授联合耶鲁大学的David
G. Schatz和Yong Xiong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从蛋白结构层面推演了RAG转座酶演化为V(D)J重排激活酶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抗体重排机制的转座子起源理论。徐教授团队还通过对68万个物种的基因组数据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在海洋单细胞藻类中找到最为古老且功能完整的AanRAG转座子,从而将RAG转座子的起源追溯至单细胞真核生物。徐教授团队不仅证实了“抗体重排机制起源于原始的RAG转座子”的假说,还初步揭示了该转座子在进化过程中被驯化为宿主基因的机制。未来通过开展更全面的比较免疫学研究,有望进一步揭开适应性免疫系统起源的神秘面纱,并为新型抗体和疫苗的制备提供新的工具。报告结束后,徐教授与听会师生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刘新光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徐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衷心希望徐教授能和我校及附属医院开展基础及临床的合作,产生更多高水平的成果。本次学术报告为学校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了与会师生更多的思考。
在学术报告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与徐安龙教授进行了交谈,卢景辉对徐安龙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徐安龙教授长期以来对我校的关心和支持。卢景辉向徐安龙教授介绍了学校的历史、现状以及将要召开的第二次党代会的调研情况,徐安龙教授对我校如何发挥医科优势,融入地方为当地经济和卫生健康服务以及未来的发展与规划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刘新光副校长、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功华参加了交流。徐安龙教授还参观了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管理服务中心。(文/韩翠芳 图/覃继恒 陈文烨 审核/张晶晶 复核/王丽君 审发/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