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学校“治理能力服务水平提质年”。为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按照学校党委一届十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动员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使命感,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新姿态、新作为、新业绩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党委宣传部策划推出“聚焦·广东医高质量发展”专题,邀请学校各单位、各部门负责同志围绕高质量发展谈问题、讲思路、谋发展,带头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带领党员干部争当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本次专访的对象是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副处长、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双苗。
学科建设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是学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一以贯之,更加坚定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引领作用和支撑功能,抢抓机遇、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建立起具有较强特色、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适应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驶入快车道,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学科建设的状态体现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的‘1133’发展战略,其中一个‘1’就是‘一流学科建设’。可以说,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学校的根本性建设。”王双苗说。
回顾2022年的工作,王双苗谈到:“主要围绕学校党委工作部署开展,在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分管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各相关部门、学科的大力支持下,重点围绕学科建设持续发力。”
一年来,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推进“学科攀峰党员先锋岗”创建工作,学科党建品牌初见成效;制定《广东医科大学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广东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委员会章程》,高质量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初步建成;首次开展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自评工作;组织开展医工交叉融合学科建设工作。
ESI排名是公认的衡量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世界标准”之一。学校于2022年新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于2023年初新增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化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目前,广东医科大学有5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3‰。
王双苗说:“2022年底与年初比,学校ESI全球学科排名提升了122位,临床医学ESI全球学科排名提升了77位,药理学与毒理学ESI全球学科排名提升了76位。学科发展后劲强,2023年已经新增2个学科进入排名全球前1%。”
2022年,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还牵头组织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申报工作。学校第一临床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分别入选省级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培育建设学院。
谈及2023年的计划,王双苗说,新学期伊始,学校党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党〔2023〕8号),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将进一步坚持党建引领,以“学科攀峰党员先锋岗”为抓手,打造先锋“三个一”学科党建模式和品牌;以迎接第六轮学科评估为契机,突出重点,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做好迎接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期考核、“十四五”规划中期考核工作;推进医工交叉学科发展,推进医科与多学科(医药、医理、医文)深度交叉融合;加大ESI学科培育力度;组建学校发展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等。
王双苗说,“从党的二十大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传递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学校党委多次强调,要强化学科建设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作为具体负责学科建设工作部门的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聚焦学科建设的关键要素,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切实增强高水平学科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坚定不移走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初审/周圆 审核/王双苗 审发/谢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