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8点,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带队到基础医学院进行“推进本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题调研会,落实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工作部署,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议由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吴汪主持,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团委、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保障处、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部门负责人,基础医学院全体行政人员、学术委员会成员、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二级和三级教授、各专业负责人、各系、教研室、实验室正副主任参加本次调研会议。基础医学院对本次调研会高度重视,前期针对调研提纲在学院内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组织论证,凝练要点,归类总结。
![](/__local/D/EC/FB/662F66539382FA1AC60D78E256F_FF23013A_17ACD.jpg)
首先,何志巍院长围绕调研提纲的九个方面代表学院逐一均作了较详细的关于对学校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建议的报告。何院长结合学院的工作重点强调:1.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切实让广大学生心存感恩之心,然后才能让他们爱校。通过课程思政融入到每堂授课中的立体化育人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建设以“水、路、绿、塑、阁、廊”“六系一体”的特色校园景观,以培养学生爱校之情;2.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重点在于对教学与科研平衡对待,学院办学也势在必行,但这必须权责应该高度统一,有权必须有责;3.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对不同特长或爱好的学生实行分类培养的全员育人新格局;4.解决新进教师和退休教师的居住问题,增强老师们的归属感与获得感,尤其是要建立能留住退休老教授的机制或条件,让银花斑白的老教授能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发挥余热,同时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标志之一;5.充分发挥教育信息中心的专长,成立教学信息化服务机构,在网路平台、网络安全及课程录制编辑等方面为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帮助;6.学院、书院、产业学院的发展要相辅相成,开展“因材施教”的分类培养模式,锤炼书院文化,探索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将书院文化融入到产业学院和各二级学院中。也对美育、劳动教育等表达了意见,认为这两方面的教育必须从学校多职能部门整体协调才能完成。
![](/__local/B/74/41/DB6F36240D7CEB20326A2B69BA5_08645870_18B30.jpg)
随后,参加调研会教授和主任们针对调研内容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学校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积极献言献策。调研会在如何激活系、教研室、如何有效的教学资源分配和实验室建设、如何与企业合作开展产业学院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曾志嵘副校长在调研过程中针对学院报告和老师们问题都进行了耐心仔细的答复,曾校就如何将生物技术系与产业学院的建设及与生物信息学的融合和如何将法医学系与司法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学校正在开展的工作进行了解读。曾志嵘副校长对我院在“本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思考的调研报告给予充分的肯定,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感谢大家对学校工作的重视!要求参加调研会的相关职能部门认真梳理学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落实。最后,曾志嵘副校长指出:教师是学校正能量的缔造者和传播者,希望师生们都以广东医科大学为家,让学校焕发无限生机和活力!(文/柯湛华、崔晓军 图/宋敏 编/王丽君 审/冯锦山)
![](/__local/D/1C/90/B31CBF537488E45C79DF1C177AD_38992B4C_1D6D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