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多举齐下攻坚克难 教学科研携手共进——-成长中的生理学教研室
作者:   来源:   发稿时间:2021-03-09   浏览:
【字号:


“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病理病生九死一生”,考试季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调侃,学生考试过关,老师教学一路“斩将”,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案,为学生更好掌握这些课程努力。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承担着全校绝大多数专业的《生理学》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教研室教师迎难而上,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成效显著

生理学教研室有着浓厚的教学研究传统。教研室老师积极尝试、因材施教,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课前预习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贴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缺乏,常规教学资料不够直观,教学反馈不够及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罗海兵老师带领大家自主创新,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拍摄和制作实验课所需的教学视频,并根据每年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意见反馈,对内容做出持续调整和改进,不断修改和完善实验教学视频。同时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摸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大胆尝试创新,将课前预习、课中翻转、课堂反馈等有机结合在生理的实验教学中,实现全教学环节的形成性评价,吸引学生主动预习,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

创新教学方法过程中,最开始拍摄设备简陋,没有摄相机就用个人手机,没钱买动物就借用教学使用后的动物,不懂后期就边拍边自学视频处理、录屏工具和字幕软件的使用。大家克服各种困难,三年以来坚持不懈的改进补充实验教学的视频资源制作。在基础医学院的支持下,陆续添置了提词器、高清摄相机、补光灯等相关设备,布置了简单但功能相对完善的教学视频资源录制室。在实验教学视频录制取得一定突破后,教研室又开始尝试规划和制作生理学理论课视频教学资源。老师们利用寒假时间,从教学设计,脚本编写,PPT美化、素材收集,到现场拍摄及后期声音字幕的处理,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老师们的心血。尤其是刘古锋和徐明锋两位老师在前期制作模式的摸索,设备参数调试、素材收集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逐渐探索出一种适合我校师生实际的录课制作方式,为后续教学、科普工作的开展以及精品课程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徐明锋老师还获得广东医科大学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2018年)、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2020年)、全国高校人体生理学微课大赛三等奖(2019年)等荣誉。

探索科研新模式,成果遍地花开

除了在教学上潜心钻研,生理学教研室老师在科学研究及转化应用方面也孜孜以求,勤奋探索。教研室老领导周光纪教授获广东省生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吴洪福、刘古锋、范爱辉和王俊芳等老师参与的科研团队成果荣获“2020年创新东莞科技进步奖”。2020年,教研室引进的香港中文大学青年博士张锐刚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各1项资助。在基础医学院、科技处领导等的大力支持下,在周光纪教授创建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基础上,生理学学科负责人吴洪福副教授和裴轶劲副研究员等成立了广东医科大学干细胞与再生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2021新年伊始,实验室又成为松山湖科学城广东医科大学重点项目产学研平台之一: 松山湖科学城干细胞与再生技术研发及临床转化平台,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持续贡献广东医力量。

落英有幸化春泥,迎得佳客连年来。成绩属于过去,生理学教研室将不断成长,锐意奋进,为广东医科大学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水平提升不懈努力。(文/徐明峰 李斯璐 图/徐明锋 刘古锋 编/王丽君 审/冯锦山)

湛江校区录制环境

录课模式

后期处理

东莞校区录制环境

刘古锋老师录制视频

松山湖科学城干细胞与再生技术研发及临床转化平台授牌仪式


【标签:攻坚克难 攻坚 克难 教学 学科 科研 携手 共进 成长 生理学 生理 理学 教研室 教研】 【点击:】         【编发:宣传部王丽君】
上一条:研究生院召开2020-2025年学位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督促会
下一条:财务处召开财务信息化建设交流会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微博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