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广东医科大学作为课题参与单位共同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专项“腹膜透析的评价、干预与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5YFC2511800)成功获得立项。根据双方签订的项目实施协议,广东医科大学获得50万元国拨专项经费,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段平涛博士作为参与单位项目负责人将深度参与腹膜透析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为提升我国常见多发病防治水平注入广东医力量。
此次合作项目聚焦慢性肾脏病治疗领域核心痛点,由卫健委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陈崴教授主持。以韩德民院士领衔的广东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金博教授团队和弓孟春特聘教授团队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支持保障,段平涛博士与团队其他核心成员一起具体负责落实两大关键子任务:一是腹膜透析远程数据动态采集和多源数据智慧整合分析技术研发,需构建适配临床需求的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体系,为患者治疗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二是腹膜透析多中心多模态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与数据融合技术研发,联合全国医疗机构打破数据壁垒,推动腹膜透析研究的多中心协作。

参与此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不仅为项目推进注入关键动力,更为我校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段平涛博士等青年科研人才成长搭建了重要平台,展现了学校“平台育人才、人才促科研”的良好生态。
段平涛博士自加入广东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以来,主动抢抓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的发展机遇,在金博教授的指导下,聚焦 “AI + 医疗数据治理” 方向深耕技术研发,迅速崭露头角。在科研工作中,段平涛博士作为主力骨干,积极投身广东医科大学多模态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凭借领先的创新技术与显著的实践价值入选国家级应用典型案例;作为核心成员深度参与学校与华为的合作项目,全力推动 “DeepSeek-GDMU” 大模型落地,为 AI 赋能数智医疗注入新活力,所在团队在医院物联网领域锐意创新,荣获 “2025 年医院物联网十大创新团队” 称号;助力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联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成功申报 “广东省数智健康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成为学校第四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科首个省级平台,实现了数智化健康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此外,段平涛博士作为唯一通讯作者、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上的论文《MGHSTCKW: Predicting miRNA–drug sensitivity association using hypergraph sparse transformer and hypergraph-induced contrastive learning based on meta-path》通过超图Transformer对比学习的深度融合,解决了生物关联预测中的高阶关系建模、噪声抑制和数据不平衡问题,在方法创新和性能上均达到当前领域的先进水平;在血液透析等领域,段平涛博士带领研究生团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并指导团队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优异成绩。段平涛博士的这些工作基础与本次腹膜透析项目课题的技术需求高度契合,可为项目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其成长路径也成就了了一段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良师引路,青年奋进”的科研佳话。

广东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学校在慢性病防治与医疗大数据交叉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青年人才依托高水平平台实现快速成长的典型案例。未来,学校将持续为科研团队与青年学者提供资源与政策支撑,以此次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团队的合作为契机,继续深化与顶尖医疗机构的协同创新,推动腹膜透析关键技术研发落地见效,同时鼓励更多青年人才像段平涛博士一样,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在健康医疗领域产出更多服务临床、惠及民生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广东医智慧与力量。(文图/罗易 审核/林林 复核/周圆 审发/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