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湛江市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双百行动暨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工作要求,2025年10月,广东医科大学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面向湛江市中小学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活动,通过师资培训与学生讲座双线推进,构建起“教师赋能-学生受益”的良性循环。


10月27日,学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湛江市150名中小学心理教师、班主任及德育管理者参加专业研修。培训聚焦当前校园心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围绕家校沟通、心理危机干预、青少年自我控制发展规律及心理咨询技术设置四大核心课程。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林志雄从“家校沟通困境”切入,解析如何构建协同联盟;岭南师范学院卢伊颖主任结合真实案例,详解心理危机处理的法律边界与操作流程;广东海洋大学左利华副教授深入剖析青少年自我控制发展规律,提供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叶馨则带来“叙事绘画治疗”的实操方法,让教师掌握走进学生内心的艺术。来自廉江市的学员郑绮桐老师反馈,培训内容干货满满、实用性拉满,尤其认同这种“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模式,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优质培训。

举办教师心理工作技能培训的同时,帮扶工作也注重湛江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科普。10月25日,叶馨为湛江二中霞山校区六年级学生开展“与压力做朋友””的专题讲座。她将培训所授的叙事绘画技术转化为“压力小怪兽”绘画活动,引导学生与情绪对话;同时讲授减压技巧,设置亲子沟通情景模拟,全方位帮助学生构建心理调适能力。湛江二中霞山区领导班子成员詹晓玲同志表示,这不仅是一场讲座,更是一份成长的礼物,一份陪伴孩子们前行的心灵力量。对于老师而言,讲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动示范。

本次系列培训是广东医科大学与湛江市基础教育结对帮扶、双百行动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湛江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危机识别能力、家校沟通技巧和干预辅导水平。未来,校地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持续为粤西地区基础教育注入“心”力量,共同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之路。(文/叶馨 图/郑玟 余金睿 周园青 杨斐斐 孟祥洁 邹浩宏 审核/雷鸣 复核/周圆 审发/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