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由广东医科大学科学技术部主办,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广东医科大学中美学者论坛2025学术交流会”成功举行。论坛受到师生的热切关注,邀请到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学系主任Jan Vijg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特聘教授)Yousin Suh教授、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终身教授、广东医科大学特聘首席科学家周中军教授、学校学报编辑部主任熊兴东教授和基础医学院李雪萌副教授共5位专家作报告。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石明教授、原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衰老研究所所长刘新光教授、科学技术部主任郭莲仙教授出席会议。论坛由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功华研究员主持,多位科研工作者和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全体师生参会。

与会嘉宾合照
石明代表广东医科大学对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多年来各位专家对学校科研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作为国际著名的衰老研究学者,三位教授的指导对于提升我校衰老研究的科研水平与学术影响,推进我校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有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此次的交流会,促进学校的科研工作进展,进一步把学校的科研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Jan Vijg教授首先作了题为“Somatic Mutations in Aging and Disease”的报告,介绍了体细胞突变在小鼠和人类中均随年龄增长以组织特异性速率累积及体细胞突变率远高于生殖细胞突变率,向参会师生分享了当前专注于的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运用单细胞多组学检测技术,用以评估人类组织在衰老过程中的突变频率与谱系。

Jan Vijg教授
Yousin Suh教授首先愉快回忆了2010至2013年受聘广东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在学校工作情况,随后分享了“Mechanisms of Ovarian Aging: A Target for Geroprotection in Women”的突破进展,研究揭示了卵巢衰老过程中细胞类型特性转录和调控变化,为了解人类卵巢衰老的细胞、分子和遗传基础提供了见解。随着该领域研究的进展,期望研究的多组学图谱将成为制定策略的基础,以延长女性生殖寿命并改善衰老女性的健康结局。

Yousin Suh教授
周中军教授以“Aging:from diseases to intervention”为主题,分享了针对衰老细胞的治疗策略(衰老疗法)在缓解年龄相关性疾病和延长健康寿命方面的巨大潜力,介绍了针对衰老细胞中特异性上调的表面抗原(衰老抗原)开展免疫疗法,包括嵌合抗原受体(CAR)疗法和衰老细胞清除疫苗,旨在为未来以延长健康寿命为目标的抗衰老干预措施提供新思路。

周中军教授
熊兴东教授分享了“Super-enhancer-driven core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P1 delays endothelial cell senescence via phase separation-mediated SESN3 activation”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受超级增强子调控的核心转录因子FOXP1可通过介导相分离抑制mTORC1信号通路,进而延缓内皮细胞衰老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为临床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思路。

熊兴东教授
李雪萌副教授作了题为“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Longevity in Western Guangdong Centenarians: A Multi-Omics Investigation”的报告,分享了百岁老人、长寿家庭以及随年龄增长的血清代谢组、肠道和口腔微生物群特征,发现了关键的色氨酸代谢物5-MIAA以及它具有延缓细胞衰老和延长寿命的作用,研究为实现健康长寿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和方向。

李雪萌副教授
本次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参会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研究经验,从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到成果应用等多个角度,与其他参会者就学术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此次论坛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充分展现了衰老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学校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启发和方向指引。

交流提问
(文、图/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审核/郭莲仙 复核/周圆 审发/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