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学习吧】技术赋能制度保障 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作者:   来源:   发稿时间:2025-07-15   浏览:
【字号:

阅读提示:要不断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推动技术赋能更好转化为正风肃纪反腐效能,促进制度保障更好转化为管党治党效能。要在强化制度权威和执行力的同时,完善数字化建设规范制度、数字化责任监督制度和数据安全保障制度,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中央八项规定是党的十八大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其精神实质在于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重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但“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长期的反腐败斗争经验也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和变形。时代在发展,事物在变化,数字化浪潮下,“四风”问题不断呈现新的表现、新的动向。对此,要通过技术赋能和制度保障,紧盯隐形变异“四风”问题,认真分析,创新方法,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数字化时代“四风”问题新动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抓住“关键少数”、紧盯“重要节点”、坚持“露头就打”,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四风”问题病根未除、土壤还在,一些不正之风仍然顽固复杂,或披上“马甲”,或转入“地下”,不断呈现新的表现、新的动向。

风腐交织,“四风”问题日益复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虽然在性质、形式、影响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风腐同根同源、一体共生,不正之风往往是滋长腐败的温床,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在持续高压反腐态势下,风腐交织问题隐形变异、手段翻新升级趋势显现:政策落实中存在“空转”“虚化”,“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热衷迎合上级领导个人喜好,“领导关注什么就重点打造什么”;违规吃喝花样翻新,“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时有发生;权力变现隐蔽变异,避开重要节假日等敏感时间,出现“错峰送礼”“快递送礼”等新操作……这些新表现加大了查处“四风”问题的复杂性。

形式盛行,“四风”问题披上“智能”外衣。科技手段、信息技术本应该用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流程,却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出现本末倒置的苗头,为数字留痕而盛行的拍照打卡、工作签到、官微活跃度、数据使用量等成为数字化建设的考核要求,使得基层工作陷入打卡怪圈,为了展现“突出业绩”,基层干部中出现“干得好不如晒得好”怪象,工作照片和视频铺天盖地。为了应付数据检查,甚至借助DeepSeek或豆包等AI工具生成虚假的“完美数据”,严重破坏工作的真实性,成为数字时代形式主义不正之风的新表现。

技术催化,“四风”问题更加隐蔽。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来,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明目张胆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减少了,但是支付方式隐蔽化、渠道多元化、痕迹碎片化的新型贿赂方式层出不穷。从电子红包到虚拟礼品卡、元宇宙礼品卡等,从收受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作为利益输送新媒介到通过加密社交平台组织“线上会所”等隐蔽活动,数字时代的新型腐败使得“四风”问题趋向隐蔽。

推动技术赋能更好转化为正风肃纪反腐效能

面对数字化时代“四风”问题的新动向,要不断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与时俱进深化作风建设,既防止老问题反复发作,又阻止新问题滋生蔓延,推动技术赋能更好转化为正风肃纪反腐效能,促进制度保障更好转化为管党治党效能。

大数据精准赋能纠“四风”。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公报强调“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提出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从2013年8月建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截至今年6月已连续141个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包括不同级别被查处人员数量以及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方面问题具体情况数据,并且随着执纪执法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统计指标表述逐渐优化规范,问题类型覆盖更加全面。应进一步发挥数据统计指标的“指挥棒”功能,推动纪检监察干部善用大数据开展问题摸排、案情分析、战术推演,练就大数据精准识别并查处隐形变异问题的“火眼金睛”;拓宽以新媒体新技术增强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等数据信息的汇聚整合渠道,设立曝光平台,搭建“四风”问题随手拍,织密群众监督的数据收集网,形成汇集多元渠道的大数据办案资源库,有针对性地开展数据碰撞、比对分析、关联判断,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内在关联和问题疑点,提升精准查治“四风”问题的水平。

区块链强化约束纠“四风”。区块链技术综合使用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能有效应对传统监督模式依赖人工核查与事后倒查,既存在信息滞后性,又易受人为干预等难题。链式监督体系综合“分布式记账”“全程可追溯”“多方共监管”等技术特性,建立起“制度执行—过程留痕—异常预警—责任追溯”的闭环治理机制,使得违规干预、暗箱操作等行为在技术层面失去生存空间,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革命性解决方案,实现权力运行全链条透明化。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试点区块链电子发票,企业从申请到开票全流程上链,税务人员审批操作自动生成时间戳且不可篡改。推动廉政监督从“事后追责”向“过程留痕”转型,为破解“权力寻租难发现、责任追溯难闭环”的监督难题提供了数字解法。

信息化综合施策纠“四风”。随着技术不断创新,信息化已加速融入纪检监察各领域全流程。纪检监察机关要不断加强信息化能力建设,强化对不同技术工具特点研究的同时,深化对腐败问题新表现新动向的规律性认识,并将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素养纳入干部培训重要内容,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信息化运用综合能力,推动数字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探索构建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纪检监察一体化工作平台,加强嵌入式监督、穿透式检视、立体式研判,撕掉腐败行为“合法化”伪装,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的广度深度。

完善制度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长远,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严的要求体现到每一部党内法规的制定完善之中,全方位织密制度笼子。针对数字化时代“四风”问题新动向,要在过去强化制度权威和执行力的同时,完善数字化建设规范制度、数字化责任监督制度和数据安全保障制度,推动技术赋能与制度保障协同并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完善数字化建设规范制度,警惕技术赋能变技术“负能”。打破作风建设的数字化困局,规避“四风”问题的数字化陷阱,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按照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对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从加强统一规划、加强立项审核、突出便捷集约、限制强制功能、防止“空壳”“僵尸”等方面强化政务应用程序建设管理,并完善使用管理、组织保障等制度,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加重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让基层干部从烦琐的“指尖事务”中解脱出来。

完善数字化责任监督制度,形成问责闭环。要把大数据信息化责任监督意识贯穿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完善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全过程监督责任制度,一体落实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数字信息监督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围绕信息查询、大数据分析等开展常态化自查自纠,明确监督责任,严肃追责问责,坚决杜绝违规使用管理纪检监察大数据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完善数据安全保障制度,筑牢安全底线。纪检监察工作涉及大量敏感信息,数据安全十分重要。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共享等方面,确保各种来源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严格使用权限管控,确保数据安全保密可控。要制定对大数据信息化系统定期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工作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全面保障,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来源:四川日报



【标签:持续 保障 加固 制度 赋 中央 规定 技术 堤坝 学习】 【点击:】         【编发:宣传部周圆】
上一条:【学习吧】中央八项规定奠定长治久安坚实基础
下一条:【双百行动暨基础教育帮扶】学校举办霞山区培智学校系列帮扶活动
>>相关新闻
. 【学习吧】中央八项规定奠定长治久安坚实基础 2025-07-16
. 【学习吧】技术赋能制度保障 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2025-07-15
. 【双百行动暨基础教育帮扶】学校举办霞山区培智学校系列帮扶活动 2025-07-15
. 【双百行动暨基础教育帮扶】学校举办遂溪县特殊教育学校系列教学帮扶活动 2025-07-15
. 第一临床医学院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2025-07-14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