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专业能力与育人水平,7月4日至7日,学校思政队伍铸魂育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华南师范大学顺利举办。学校40余名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及团学干部参训,通过“理论+实践”“讲授+演练”的多元形式,完成了一场“铸魂育人”的充电之旅。

7月4日下午,培训班在华南师范大学桃李园三楼高明厅正式开班。学校党委副书记黄达海出席并作动员讲话,他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此次培训是学校为思政队伍量身定制的“成长阶梯”,希望大家提高政治站位、厚植育人情怀,坚持学用结合,锤炼过硬本领,严守培训纪律、展现良好风貌,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在政治引领、育人实践、创新转化能力上实现全面提升,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引路人。黄达海副书记为培训班授旗。学员代表、临时党支部书记兼班长王凯丽表示,将珍惜机会、学深悟透,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日常工作的“破题钥匙”,为学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本次培训紧扣“思政队伍铸魂育人能力提升”主线,课程设置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既有“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人工智能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机遇与挑战”等理论讲座,也有“如何提升科研项目申报能力”“辅导员谈心谈话实操演练”等实操指导;既有“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人文关怀,也有“新时代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与使命担当”的经验分享。

7月5日,学员们走出课堂,赴广州永庆坊、中共三大旧址纪念馆进行实地研修。漫步永庆坊,感受广府文化的传承脉络,驻足中共三大旧址,聆听革命先辈的初心故事。“育人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让红色基因、文化自信通过可感可知的方式融入学生血脉。”一位参训辅导员在现场感叹。

培训期间,学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以AI赋能与科研创新驱动学校大思政格局建设,推动思政队伍铸魂育人能力提升,开创学校思政工作新局面”主题展开分组研讨。团学干部代表钟俊表示,未来将结合本职,灵活运用培训成效,以医学教育特色为立足点,积极引入智慧思政的新路径,确保团学工作在激发理想、塑造灵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领青年医学生在“大思政”的格局中坚定前行。辅导员张泓泓表示,今后将持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直面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以“磨砺得真知”自勉,把所学化为实际行动,切实做好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学生引路人和陪伴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王玲认为,本次培训紧扣“思政队伍铸魂育人能力提升”这一主题,是一次“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实践。作为思政课教师,系统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必然,巩固“大思政课”建设成就的现实必然以及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实践必然。

7月6日下午,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第一临床医学院辅导员庄梦龙在发言中表示,三天的学习让我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筑牢了育人初心,在专业技巧的打磨中锤炼了本领,更在“育人者先育己”的提醒中坚定了使命。回去后,我将把“用专业力量唤醒学生内在成长力”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燃灯者’。
培训之旅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相反,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新起点。据悉,本次培训是广东医科大学2025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学校将通过“专题党课分享”“工作案例研讨”“学习心得交流”等形式,推动学习成果在全校思政战线落地生根,助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新动能。(文、图/组织统战部 审核/赖焱烽 复核/ 王丽君 审发/裴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