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全局出发,围绕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怎样加强党性修养,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地位作用、内涵要求、方法路径,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的重要论述,切实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深刻把握加强党性修养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党员干部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加强党性修养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形势,面对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时代大考,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和要求。加强党性修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加强党性修养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种“一致”和“统一”根本在于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的党性,本质上是党的性质宗旨在党员身上的内化和外显。因此,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新时代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发生了变化,但党的性质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没有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至上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强调“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按照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政治底色和执政理念,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加强党性修养是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党员干部作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政绩观干事创业,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对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聚焦中心抓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新气象新作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秉持实干兴邦的为政之要,践行和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奋力推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矛盾问题,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创造兴党利国惠民的新业绩。坚持立党为公的价值追求,无论是想问题、作决策,还是抓工作、搞建设,都要讲党性、讲原则,绝不能为人情坏规矩,绝不因私利误事业,切实以正确的政绩观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加强党性修养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自我革命既要全面引领社会革命新的实践,又为推进社会革命提供坚强保证。我们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严峻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剖析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子在于忘记了初心使命,丢弃了党性这个最大的德,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迷失心智、打了败仗。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共产党员的党性不会随着党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升。面对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错综交织的矛盾问题,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作为终身必修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深刻把握加强党性修养的时代内涵
党性修养是党员本质的自我改造,其内容是历史的、具体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决定于党员履行党的历史使命的实践要求,紧扣我们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当前,加强党性修养必须着力把握好三个方面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
把政治修养摆在首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政治修养是最根本的修养,在党性修养中居于首位,是党性修养的灵魂。政治修养主要体现为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所具有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党性修养,就要树立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政治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逆境挫折面前立场坚定,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孜孜以求的理想,对党赤胆忠心,为党和人民事业忘我奉献。
把理论修养当作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上的成熟自觉,是加强党性修养的“根”和“源”,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得越牢靠,政治站位就越高,政治上就越成熟坚定。掌握看家本领,就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点是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认识和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作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信仰信念信心,更加自觉地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员干部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不懈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做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把纪律修养作为基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纪律性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以上率下、从严从实、躬身践行,引领全党把守纪律变成自觉修养。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要把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使之成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习惯。坚持用党章党规党纪正身束行,知边界、明底线,知敬畏、存戒惧,守好思想防线、用权底线、法纪红线、家风界线。尤其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的重中之重,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不搞“伪忠诚”,不做“两面人”,说真话、报实情,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深刻把握加强党性修养的实践要求
党性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身行为,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加强党性修养重在自觉、贵在自觉、难在自觉,必须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和检验。
自觉在思想改造中提纯党性。思想的先进是本质的先进,观念的落后是根本的落后。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增强思想改造的自觉性和彻底性。加强思想改造,根本之道在于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固本,常补精神之钙,常筑思想堤坝,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改造”二字上下功夫用气力,着力在公私之辨中守正防偏,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为私心所扰、不为私欲所惑、不为私利所诱,始终做到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在思想交锋中正心明道,旗帜鲜明讲大道理,理直气壮批驳歪理,坚决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影响。正确对待名利得失、进退去留,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在经受挫折、身处逆境时,不动摇、不走神、不跑偏,守住初心,把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拧紧拧好。
自觉在组织生活中锤炼党性。党内政治生活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是炼不出好钢来的。要长期烧旺锤炼党性的“三昧真火”。第一昧是“党”字为本,常修共产党人的“心学”,常想党员身份,常过党日活动,增强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第二昧是“敢”字为先,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红脸出汗,敢于坚持原则、较真碰硬,真正让党内政治生活回归本真。第三昧是“常”字为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做在平常,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走样,落实组织生活各项制度不踩空,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百炼成钢。
自觉在行使权力中检验党性。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强弱的试金石。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必须始终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时时坚守公正用权的基本准则,时时端正依法用权的基本标尺,时时谨记为民用权的基本指向,时时坚守廉洁用权的基本底线,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不用权力谋取私利、捞取好处,以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树立和保持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自觉在崇德修身中涵养党性。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最能反映党性的纯粹度和坚定性。共产党员要从小事小节处入手,在一点一滴处着眼,慎初慎独慎微。慎初就是要把住第一次、守好第一关,决不让贪念妄想破了心念之防。慎独就是要以敬畏之心,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慎微就是要防微杜渐,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始终以如临如履的心境,立起共产党员拒腐蚀、永不沾的高尚情操。
自觉在担当作为中彰显党性。党性强不强,既要看思想,更要见行动。善于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加强学习,掌握新知,补齐短板,不断打开视野眼界,提升思维层次,把握工作规律,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砥砺攻坚克难的勇气,保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的劲头,敢于打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到任务繁重、问题突出的地方破解难题,到困难棘手、矛盾集中的地方打开局面,到局势复杂、工作薄弱的地方开拓作为。涵养担当奉献的境界,既要立足当下,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干好,也要着眼未来,把管长远、固根本的基础性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