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医学分子技术前沿:从病原机制到精准治疗——广东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沙龙第十七期成功举办
作者:   来源:   发稿时间:2025-03-28   浏览:
【字号:

3月27日上午,广东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沙龙(第十七期)在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科技大楼创意空间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广东医科大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东莞创新研究院、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医学技术学院、东莞市分子免疫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以“医学分子技术前沿”为主题,围绕“结核疫苗、CAR-T细胞疗法与检测技术创新”等展开研讨。沙龙由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徐广贤教授主持。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徐广贤教授主持沙龙

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主任、东莞市分子免疫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广贤教授以《结核分枝杆菌EPER类病毒颗粒(VLP)疫苗的研究》为题分享了结核病新型疫苗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现有卡介苗(BCG)保护效力不足的难题,徐广贤教授团队创新性采用SpyCatcher-SpyTag自组装技术,成功研制出"即插即用"型EPER病毒样颗粒(VLP)纳米疫苗。

通过高通量三重筛选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抗原,构建具有高度免疫原性的EPER类病毒颗粒(VLP)疫苗,能有效激发Th1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和中和抗体产生。动物实验显示,该疫苗单用或与BCG联用均表现出显著保护效果,可降低肺部和脾脏的细菌载量。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2A20525)支持,为开发预防/治疗双功能疫苗开辟新路径。

团队成员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博士后Muhammad Asad Farooq以《Intrinsic ADRB2 inhibition improves CAR-T ce11therapy efficacy against prostate cancer》为题。Dr. Muhammad Asad Farooq研究聚焦于肿瘤微环境中的肾上腺素能应激如何影响CAR-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他们发现,通过靶向抑制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可显著提升CAR-T细胞的活性、持久性和抗肿瘤效果。这一策略不仅增强了CAR-T细胞对前列腺癌的杀伤能力,减缓了T细胞耗竭,还为实体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相关成果已发表于知名期刊《Molecular Therapy》,展现了ADRB2调控在优化CAR-T疗法中的潜在价值。

▲Muhammad Asad Farooq博士后作报告

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黄开松以《结核分枝杆菌膜蛋白调节其休眠机制研究》为主题,分享了关于结核分枝杆菌休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黄开松副研究员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证实,膜蛋白Rv0412c是结核分枝杆菌进入休眠状态的关键调控因子。基因敲除实验显示该蛋白缺失会导致细菌膜结构损伤、糖酵解通路紊乱及甲基乙二醛毒性积累,相关代谢组学研究已绘制出完整的休眠调控网络图谱。该成果为开发靶向潜伏感染的新型抗结核药物提供了重要靶点。

▲黄开松副研究员作报告

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检验系副主任余路新以《分子添加剂在核酸等温检测中的应用》为题,分享了分子添加剂在核酸等温检测中的创新应用。研究聚焦于解决等温扩增技术灵敏度不足的瓶颈问题,通过引入PEG、DMSO等分子添加剂,显著提升了检测性能。例如,PEG构建的分子拥挤微环境使检测限低至4 fM,而DMSO的加入进一步优化了HDA-CRISPR/Cas12a系统的效率,实现高灵敏度。此外,分子添加剂还增强了单碱基突变识别能力,为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等精准诊断提供了新工具。该研究为核酸等温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余路新副主任作报告

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师生围绕 CAR-T细胞疗法优化、结核菌休眠机制、核酸检测技术革新、结核疫苗研发等研究进行讨论。

▲自由讨论环节

东莞创新研究院将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持续开展高层次人才沙龙,为促进学术交流、加速推进标志性成果的临床转化进程发挥积极作用。(文、图/东莞创新研究院 广东省医学免疫与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审核/丁喜生 复核/王丽君 审发/裴金涛)



【标签:病原 层次 高 机制 精准 医科大学 广东 治疗 前沿 人才 沙龙 技术 成功 分子 举办 医学】 【点击:】         【编发:宣传部王丽君】
上一条:【学习吧】四个问题领悟中央八项规定
下一条: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携手 塘厦镇凤凰岗社区开展植树活动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