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中国科学院JCR 1区Top期刊,五年平均IF:10.6)在线发表题为“Assessing Association Between Circulating Bilirubin Levels and the Risk of Frailty: An Observational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的研究性论文。揭示了人体血浆中低水平状态的胆红素是衰弱的危险因素,而适度增高的胆红素水平对衰弱具有保护效应。
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吴俊博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徐家豪为共同第一作者,广东医科大学倪进东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叶冬青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衰弱(Frailty)是一种人体生理储备下降、抗应激能力减退或健康缺陷不断累积的重要综合征,其显著增加不良健康事件发生风险,为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主要病理基础为骨骼肌肌肉减少,常与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有关。
胆红素(Bilirubin)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终产物。长期以来,胆红素被认作是一种潜在的神经毒性物质,血清胆红素升高是肝脏疾病的不良征兆。而近年来,研究证实胆红素是人体多种生物功能的重要调节剂,是一种有效的内源性抗氧化剂,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内分泌特性。
为此,该研究基于44万人群的社区前瞻性队列,参与者的平均年龄(SD)为56.86(8.00)岁,其中54.29%为女性。其中55,250人(12.49%)为衰弱和204,155人(46.17%)衰弱前期。衰弱前期和衰弱的患病率在女性中均高于男性(47.33.% vs.44.79%;13.64% vs.11.12%)。总胆红素水平低时,衰弱的发病风险增加,在限制性立方样条多变量回归模型中,总胆红素水平(对数变换)和衰弱指数之间呈非线性负相关(非线性p<0.0001)。
总胆红素水平与衰弱风险负相关(衰弱前期:OR=0.863,95%CI:0.849-0.879,p< 0.001; 衰弱期:OR=0.660,95%CI:0.641-0.679,p< 0.001)。直接胆红素水平与衰弱分类之间调整性别和年龄因素后仍存在统计学关联(均有p<0.001)。
亚组分层分析,发现适度增高的总胆红素水平对女性更受益。进一步地,团队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孟德尔随机化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遗传预测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同样与衰弱风险呈明显负相关。本研究提示,人血浆中的胆红素水平并不是越低越好,适度轻度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能有效预防衰弱的发生发展,应引起关注和重视。(图文/吴俊 审核/石明 复核/周圆 审发/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