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我校本科生论文登上Molecular Cancer
作者:   来源:   发稿时间:2024-09-13   浏览:
【字号:

日前,我校2019级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庄楷、2021级药学院本科生王丽珊,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Molecular Cancer(2023IF=27.7)上发表了题为“Assessment of SWI/SNF 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 Related Genes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in Pan-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联合生物信息学和单细胞测序在理解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SCRC)在多种癌症中影响预后和免疫微环境提供新见解。药学院鲁澄宇教授、暨南大学药学院刘志平教授也并列共同第一作者。本科生钟昊和研究生杨东力参与本项课题。研究生院副院长黄遵楠教授与特聘副研究员王娇娇为本文通讯作者。

F643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86/s12943-024-02015-w

29893

以往研究发现,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CRC)亚基编码基因的突变频率和异常表达程度高。然而,SWI/SNF基因的致癌效应直到近期才受到关注,研究相对有限。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全面分析了SCRC相关基因(SCRGs)在泛癌中的表达差异、体细胞突变、潜在生物通路、基质或免疫细胞浸润以及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SCRGs在14种肿瘤类型中有13种出现表达变化,与预后密切相关,并且在30.9%的肿瘤患者中存在突变。此外,SCRGs与免疫相关通路和肿瘤转移通路密切相关。SCRGs的表达与免疫评分和基质评分呈正相关,但与肿瘤纯度呈负相关。研究还发现了三种潜在药物,包括WZ3105, Ispinesib mesylate和FK886,可以靶向SCRC。

3F925

流程图

在KIRC中,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显示,随着肿瘤细胞进展,SCRC的富集水平不断降低。而SCRC的富集度和与免疫细胞的交流频率在肿瘤细胞进展过程中显著下降。此外,研究团队还在KIRC中构建了一个预后模型,并证明其在预测KIRC免疫治疗响应中的有效性。本研究将SCRGs鉴定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并揭示了其与免疫微环境和转移的潜在关联,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262ED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资助。

庄楷:2019级卫生检验检疫专业,本文第一作者,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分别在Mol Cancer,Gene Dis和Front Mol Biosci发表SCI论文各1篇,累计影响因子39.1分。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主持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现已被中山大学录取硕士研究生。

王丽珊:2021级药学专业,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擅长多组学数据分析,包含转录组学,单细胞组学和空间组学等,立志探究癌症的发生和演进的生物学机制。曾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参与国家级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11555

该论文作为墙报展出(左/杨东力 中/庄楷 右/王丽珊)

每一个科研梦想都源于好奇与求知近年来学校推出“科创育人”模式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类科研学术活动在广东医本科生也能做科研并且有专业的老师指导黄遵楠着手打造了一支独具特色的本科生科研团队在这里,黄遵楠不仅是导师更是引领学生走向科学探索的领航者

5BE5B

“黄老师,感谢您的悉心指导!我们在广东省‘挑战杯’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老师,我被中山大学录取了,真心感谢您的帮助!”微信上,王丽珊和庄楷激动地向表达感激之情。

这个本科生科研团队,八年传承下,共主持了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14项、省级14项,校级60余项以及省攀登计划6项。他们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发表了30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累计影响因子160余,并在省‘挑战杯’竞赛中荣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用’知识。”作为指导老师,黄遵楠不仅为团队指明了科研方向,还传授了严谨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技巧。他激励同学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并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启发式教育,激励学生独立思考。每个成员都被鼓励参与科研项目,锻炼从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能力。

“能看到有学生从科研写作的新手到经过创新科研培训,到成长为科研写作能家,并具有独立科研能力,是非常让老师感到欣慰的。”本科生参与也给黄遵楠团队的科研带来了强力的催化作用。2016年黄遵楠带领本科生开展创新科研以来,他以(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76篇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高达380余分,并且每年论文的发表量也在递增。在他看来,本科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创新能力总体非常强,只要给予他们信任,他们就能设计出很好的课题思路,常常能给他带来不少启发。

4E0F9

每一次科研探索都是对知识的一次致敬每一篇论文的发表都是对知识的一次拓展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科研征途上同学们以学识为剑,以智慧为盾不断探索,不懈追求向他们致敬!(文图/科学技术部 审核/郭莲仙 复核/周圆 审发/裴金涛



【标签:】 【点击:】         【编发:宣传部周圆】
上一条:情满中秋 同心筑梦——学校党委副书记黄达海与学生座谈
下一条:深化改革 追求卓越 奋力谱写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学校召开2024年第二次学生工作联席会暨反诈工作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