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学校后勤保障处有这么几位另类“听诊人”,用自己的方式,在广大师生当中悄无声息的开展各种节水活动,他们一直都在潜移默化不断提升广大师生节水意识,推动全面节约战略和国家节水行动深入实施,默默守护着校园供水安全。

在夜深人静,广大师生进入梦乡的时候,后勤保障处郭红波与队友们便带着一些特殊的“听诊器”悄无声息地踏上学校供水管网探漏之旅,他们拿着超过1米长的工具,带上几十斤重的工具包,像个“幽灵”一样,穿行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根据白天的报修单和巡查单开始检测供水管网。

1米多长的工具叫“听音杆”,由一根不锈钢钢条连接着圆盘底座,是探漏工作最常使用的工具。将听音杆的一端贴近地面,另一端放在耳旁,就能听到来自地面被放大了的各种声音。然后静心的在这些声音中捕捉类似“嘶嘶嘶”的射水声,从而找到管网漏点所在。因此,只有在深夜排除各种杂音干扰之后才能更好的进行管道探漏工作。
我校东莞校区地下供水系统管网长约15.6千米,供水区域广,管网连接复杂,像蜘蛛网一样。供水主管大多为PE管、球磨铸铁管,因建校已有20余年,地基沉降,供水水管生产缺陷,施工工艺不足及供水压力不稳等原因,学校地下供水管网损毁严重。通过测漏能有效防止漏水点扩大,及时的修复后能极大地降低供水管网的漏水率,从而提高校园供水质量,为广大师生安全供用水提供有力保障。
节水优先,绿色校园。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指导与师生的共同配合下,后勤保障处坚持节水优先,持续推动绿色发展,近三年在用水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全年用水总量同比每年下降10余万立方米,节约费用30余万元。因节水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节水型单位”“广东省节水型高校”。(文、图/郭红波 审核/徐盈 复核/王丽君 审发/冯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