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张纪南宣布大赛闭幕,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致闭幕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任汤涛,广东省副省长王曦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选手代表颁奖。湛江市副市长崔青,湛江市人社局局长吴秋文、副局长麦冬红,专技科科长陈凤宜参加大赛并指导我校博士后参赛工作。

12月18日至20日,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顺利举行并闭幕。我校邓丽、于凤波博士后分别在创新赛、揭榜领题两个赛道中代表广东省参赛。其中,于凤波揭榜领题“微球制备关键技术项目”进入揭榜领题赛决赛,并获得银奖;邓丽带领刘欣、吴耀彬2名博士携“ECMO离心泵头的自主研发与升级项目”进入创新赛决赛。两位博士后在大赛中奋力拼搏,勇创佳绩,为我省、湛江市、学校争得荣誉。

于凤波博士后在比赛现场

邓丽博士后在比赛现场
据悉,本次大赛是我国博士后制度设立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创新创业赛事。大赛以“博采科技精华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共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等四个组别。大赛全国报名团队/项目共5000个,报名总人数2.4万人。经过地方预选和推荐,共有1400余团队/项目入围总决赛,决赛共产生金奖57个、银奖91个、铜奖125个。本次大赛旨在激发博士后潜能、释放青年科研人才活力,让青年人才敢于“挑大梁、当主角”。大赛对于推进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于凤波博士后是我校湛江广医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后,博士后合作导师是崔燎教授,在站期间曾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于凤波博士后的的参赛项目是《一种易于制备与灭菌的新型多用途“硬核软膜”结构缓释递药体系的研制》。该项目建立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硬核软膜”结构的纳米缓释递药载体,该递药体系主要由羟基磷灰石与聚天冬氨酸两种组分构成,二者具备内源性,可生物降解性,以及抗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该递药系统可分为三种主要结构,分别适用于口服、植入、吸入、肠道、以及体内注射给药,经简单的结构修饰,即可制备具有长循环性能与细胞组织器官等主动靶向性能的药物递送载体,该递药载体尤其适用于核酸类及抗肿瘤药物的体内递送。与脂质体制剂相比,该新型“硬核软膜”结构的药物载体,更易于大规模的生产转化,成本更低,更易于结构修饰与改造,且物理化学稳定性能要优于脂质体制剂,是一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给药系统。(文/杨卫 编/王丽君 审/冯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