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挨着电热板?大功率仪器旁边堆放着纸箱?点燃的酒精灯突然酒精量不够,怎么加?……”11月8日至12日,在公共卫生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开展的实验室安全技能培训活动课堂上,培训老师一方面从危险源的正确使用、应急救援及消防安全常识等方面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将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设计成实操问题来考核学生。培训期间,有些同学展示出教科书般的完美实验操作技能,而有些同学却“成功入坑”。
为落实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增强实验室安全责任意识,强化事故应急处置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素养,公共卫生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精心组织开展了安全技能培训活动。本学期有实验课的231名同学参加了培训,培训由刘雨果、方田田担任主讲老师。本次培训立足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特点,采取“课堂互动和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同学们既是操作员,又是考核员。为使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更加“入脑入心”,实验室老师统筹现有资源,将危化品室、大型仪器室及气瓶室作为学习现场,就消防及紧急救护用具的分布情况、试剂分类储存现状以及气路安全措施等方面展开现场教学。
实验室安全技能培训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自己将来在实验室科学规范地完成各项实验、确保100%安全充满信心,同学们也对老师们的辛苦付出纷纷表示感谢!
作为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近些年来,公卫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职能部门和公共卫生学院的指导下,始终把实验室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时刻筑牢安全防线,积极采取多项创新举措做实做细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立健全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制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基础上,努力抓实抓细安全建设,营造安全教育文化氛围。实验室老师们制作有关仪器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的二维码、整理出有关实验室承担的73个实验项目涉及的危险源,并通过微信、橱窗展板等多途径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普及工作,科学设计、规范管理,为广大师生创造出优质的实验环境。(文、图/刘雨果、方田田 编/王丽君 审/冯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