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主动应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4月27日,学校在华为溪流背坡村研发基地举办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大讲坛暨人工智能赋能大学高质量发展培训班。

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学校各级干部数智化思维、创新能力和管理治理水平,进一步激发拥抱智能时代,深化改革创新,强化使命担当,强化战略思维,强化发展担当,推动学校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和应用,加快实现学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直属附属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省级以上和学校主要的科研平台的负责人以及高层次人才代表参加培训会。培训班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广东省监委驻广东医科大学监察专员向献兵和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主持。

培训班上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正逐渐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机遇,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挑战新要求,以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医这个阶段发展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命题和时代课题。

学校精心组织此次培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以沉浸式学习锻造干部AI“硬核本领”。华为广东政企部副总经理车德胜先生、华为云高级咨询专家江伟先生、华为医疗卫生军团首席ICT解决方案技术专家陈福来先生给学员们作了专题报告,解码华为“奋斗者精神”与全球化管理智慧,剖析华为在智能技术应用中的创新案例,分享“AI+医疗”的落地经验与行业洞察,大家深切感受了华为的企业文化和创新精神、奋斗精神、拼搏精神,对华为文化、科技创新有了具象性感知。
广东医科大学多模态大数据融合创新实验室主任弓孟春教授,广东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主任金博教授,广东医科大学智慧健康管理实验室主任张文生教授着眼科技创新、医疗发展等,并结合人工智能新进展、新趋势和赋能医疗、教育的新举措,将政策理念、形势任务、技术素养、实践案例相结合,聚焦医学发展、紧跟学术前沿,兼具科学性和前瞻性,为学校推进医工交叉融合、发展大数据与智能医学提供了重要参考和遵循。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表示,人工智能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变革教育理念、方法和模式,统筹布局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把人工智能理念、知识、技术深度融入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全链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升管理治理能力,以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发展建设全方位变革、系统性重塑,推动学校发展建设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构建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智慧教育教学新生态。
卢景辉指出,我们要全面提升数智化战略思维能力、决策执行能力、创新引领能力、管理治理能力,坚决摒弃“旁观者”心态,主动成为“参与者”“践行者”“引领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方法上敢“破”敢“立”、在行为上全面适应,树牢系统观念,强化整体协同,以数字化校园建设引领撬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创新实践解决发展难题。
卢景辉强调,我们要站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医学教育变革的高度,清醒认识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医学教育的变革性影响,主动对标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意识,聚焦智能医学与健康大数据领域,坚定不移走实走好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卢景辉要求大家,要强化战略认知,把准数智时代发展趋势。要重塑育人生态,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效能。要深化成果转化,推动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要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治理能力治理水平。
经过一天的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给人启迪。大家深刻认识到AI应用的能力是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履职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未来,大家将认真学习成功经验做法,拓展思维、更新理念,全面提升数智化素养,着力把人工智能势能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为学校教育、科技、医疗、管理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悉,近年来,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医学与健康大数据领域,布局以智能医学工程、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为代表的“医学+”“+医学”等交叉领域发展,大力推进新医科、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华为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华为数智健康医疗联合创新天工实验室、华为ICT学院、华为医学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布局并建设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中心、多模态大数据融合应用实验室、生物医药大模型实验室。建设了“医学智算中心及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人工智能科技服务平台”,发布国内首个基于昇腾AI生态的“DeepSeek-GDMU”大模型。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医融”协同创新,提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能力,推动学校创新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图/宣传部 初审/谢炯明 复核/王丽君 审发/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