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
12月7日-8日,“大学与城市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服务城市发展”系列学术和人才交流活动在东莞松山湖举行。现场,省内外40余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东莞社科名家高等教育工作室、软科、青塔、麦可思等10多个高等教育智库齐聚,走进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的科技企业和高校,与东莞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围绕促进高等教育与城市融合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建言献策。
本次交流活动是2024年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东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东莞市委教育工委以及广东医科大学联合主办。
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始终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以更高水平的大学为城市发展更好赋能。
“大学与城市互动互利、双向赋能、共生共赢,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也是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动力。东莞希望成为在座各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幸福创业的首选地和安家地,是人才,进莞来。”东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招群表示,东莞的高等教育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成为广州、深圳之外广东高等教育的第三极。如何发展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如何全方位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更好地服务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正成为东莞以及众多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高校的知识创新、科研成果转化能为城市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提供智力支持;城市的资源则有助于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二者构建起互利共赢的协同生态。”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李大胜认为,“大学与城市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交流,对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谋划大学与城市 “十五五” 规划,构建融合发展机制,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改革有着深远意义。期待东莞市以及在莞高校能够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打造出名校名城交相辉映、协同发展的典范样本,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以及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苏州大学原校长熊思东以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舞、共荣”的视角分享了苏州大学探索融入城市发展的经验。“城市与大学要打造体系化的合作关系,而非碎片化的合作模式。”他提到,苏大在与苏州开展合作上经历了从“零散”到体系化的过程,双方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合作内容不断延伸,真正实现了学校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
大学与城市融合,相处“密码”是什么?在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看来,有两个关键词:“耐心”“开放”。他提到,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时间去不断探索。因此,城市在办大学以及与大学开展合作上不应过于着急,而是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与包容。同时,大学也要有足够“产出”,无论在人才培养还是科研创新上都要更加开放,不能“关起门来办学校”,而是要融入城市发展。
“赋能新质生产力,地方高校当何为?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成为必由之路。”南博教育集团总校长、澳门中西创新学院校长仲伟合提出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的三个内涵要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助推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三个实施策略:同向同行,优化校城融合发展机制;共建共享,构建校城融合发展平台;互联互通,增强校城融合发展效能。
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认为,站在教育强国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加强谋划、创新政策供给,充分释放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动能,探索运用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高校教与学的改革要融入各地“人工智能+教育”,赋能城市新质生产力。
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认为,要实现城市与大学的融合发展,就要以“发展共同体”的理念,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等维度,构建城市与大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大学与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不仅是大学建设发展的历史规律,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互利互惠、共生共赢是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共同愿景。”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曾志嵘认为在大学与城市双向奔赴的过程中,要解决好内在生存动力和发展活力、生长姿态和生长方式、生态资源获取的路径和方式、生长效率和生长质量、生态竞争的方向和策略、生长惯性和生长趋势等问题。他分享了两个公式:“作用+贡献=价值=不可替代性=支持+投入”“特色+资源=优势=核心竞争力=速度+高度”。
大学塑造城市,城市涵养大学
“大学的水平决定了城市的水平,大学的高度代表了城市的高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认为,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任务艰巨,作为“龙头”的高等教育更应深化改革,探寻新的发展之道。大学与城市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大学与城市的融合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要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高校”之能、“人才”之能。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一婷指出“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城市未来活力的源泉,高等教育则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期待携手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并进,共创高校与城市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介绍,城市拥有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政策支撑的独特优势,为大学发展建设提供了丰厚滋养。大学是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阵地,要以源源不断的人才培养、科技转化、技术研发、文化输出支撑服务城市的繁荣发展。广东医牵头区域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金融行业,建成了近20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和现代产业学院,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同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一步紧密结合,在高质量服务城市建设中做出贡献、贡献价值、实现发展。
韩蔚提出,人才的水平影响城市的发展和未来,建立城市与大学共荣的良好生态意义重大,城市要支持大学建设,大学要更强化为在地城市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戴青云认为大学与城市融合,珠三角要借鉴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高校的经验,更要突出港澳的教育资源优势,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开阔的视野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曾志嵘认为“一所城市中的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文化精神会直接或间接地塑造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市民素养和城市形象。同时,每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与环境也能够涵养大学文化和师生品格”。
会议的圆桌交流会议也非常热烈。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琪在主持圆桌交流时指出,高等教育和城市发展是命运共同体,中山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大湾区省市的鼎力支持,未来也会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努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李娟副校长指出,大学要利用自身在科研、人才、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创作科技之城、文化之城,打造人才高地,服务城市发展。岭南师范学院校长阳爱明、广州体育学院校长胡敏、徐州医科大学原书记校长吴永平、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肖炜结合各自大学的发展,一致强调了大学与城市互动共生、相互塑造、相互成就的观点。
以校兴城,以城育校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大学,大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城市的支撑。“高校是东莞发展的重要创新资源。”东莞市副市长黎军介绍,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陆续在东莞布局建设研究院、研究中心,进一步助力东莞营造良好科创生态,焕发创新活力,期待未来各大高校组织更多科研团队,与东莞各类企业开展合作,为企业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智力支撑。黎军表示,目前东莞集中资源,聚力建设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和大湾区大学(筹),也期待着有更多高校发挥国际办学优势,为东莞发展赋能。
“新型研究型大学与国家战略需求高度契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提出新型研究型大学“四新”“四个发力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任务,优秀教师优秀程度彰显着大学的优秀程度,一流科研是一流大学的代表性特征,并现场分享了南科大围绕拔尖创新人才,探索现代大学制度两大使命的“探路”经验,筑牢顶尖科创人才之“基”、强化科研原始创新之“核”、促进成果转移转化之“用”、聚焦拔尖人才培养之“要”。
“港科大(广州)选址南沙科学城核心区,便是以大学之大融合湾区之大。”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介绍,学校自成立起就带有“改革基因”,立足时代、立足大湾区、立足大学、立足文化,立志建成世界上第一所融合学科大学。目前,港科大(广州)打造了“枢纽-学域”模式,取代传统“院-系”模式,建立15个中央实验室、20+主题实验室、一批校企联合实验室,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城市,广州市政府提出建设“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结合自己在高校和地方的工作经验提出,每一所城市都有一个大学梦,都希望能够有高水平大学提振城市的竞争力和声誉。每一所大学也都有一个腾飞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百年奋进史,是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实现自己的发展,成功建设为双一流大学。
企业在大学与城市“牵手”过程中,应该扮演起怎样的角色,又如何更大化自身优势?“我们格外重视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支持,投入了大量资金打造科研平台,助力高校产学研合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总裁卢永平介绍,目前,华为打造了联合创新中心、孵化中心等平台,以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的科研创新生态,助力高校科研成果更好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欧阳谦介绍,广州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着力“服务国家安全战略、服务广东产业和行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服务教育强省”五大服务融入城市发展,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服务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一流创新型大学建设成效高质量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广州医科大学校长赵醒村认为,城市是大学之基、是孕育大学生长的深厚沃土,大学是城市之光、是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构建命运共同体是校城互利共生的必由之路。
“大学与城市的理想关系状态应该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通过建立共荣共生、互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大学将自身发展系统融入城市发展系统之中,大学与城市相互成就、共同精彩。”赵醒村说。
本次活动主要由东莞市社科名家曾志嵘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工作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广东南博教育研究院承办,除受邀前来的省内外40余家高校书记与校长、科研院所领导外,还有部分知名的第三方智库负责人和媒体代表。此外,参加大会的还有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骆招群,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一婷,东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吕元元,东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姚家庆,东莞社科联主席张卫红,东莞市委组织部、东莞市发展改革局、教育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局等单位负责人,以及广东医科大学全体中层干部和部分教师、学生代表。(文、图/宣传部 初审/王丽君 复核/裴金涛 审发/杨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