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链接·融合·引领|赋能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创新生态
作者:   来源:   发稿时间:2024-12-15   浏览:
【字号:


12月12日—14日,以“链接·融合·引领 生态驱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松山湖会议顺利举行。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创新生态会议,是广东医科大学发起并携手政府、协会学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金融行业创办的“政产学研医融”创新生态会议,今年是第二届。本次会议是东莞生物月重磅活动之一,由东莞市人民政府指导,东莞市科学技术局、松山湖管委会、石龙镇人民政府、广东医科大学主办,东莞市生物技术行业协会、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创新研究院承办。

创新生态会议上,由韩德民院士、钱旭红院士担任会议主席,张元亭、崔大祥、李华兵、罗小平、邹小兵、弓孟春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政府和130家产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就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面临问题与挑战、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场景展开交流,共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交流融合平台。本次会议按照“1+N”模式,策划了1场创新生态会议,6场政产学研医融学术交流会议,以及咨询会、智库对话、院企对话、项目展示等活动。

搭建“政产学研医融”创新交流平台

生态驱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着力点,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医学院校是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研究、推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力量。本次会议汇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政产学研医融生态”,通过“链接·融合·引领”,促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创新与产业的学术交流、产业合作和科技创新。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在致辞中表示,广东医科大学将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政府、企业、医院、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开展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汇聚更多高层次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和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大力发展医工交叉融合的创新研究和应用,推进“政产学研医融”协同创新,不断开辟医学科技创新和健康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学校发展建设新动能新优势,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司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郑宏表示,深化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政产学研医融”协同创新,将是探索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新模式、新路径。本次会议搭建了一个“政产学研医融”创新交流平台,通过创新生态会议,探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通过政产学研医融创新生态主题会议,促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金融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通过咨询会、智库对话,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通过点对点交流和项目展示等活动,搭建成果展示和交流合作的平台。

创新生态会议:院士领衔,共探生物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当前,全球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等行业迎来蓬勃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同样迎来研发创新的范式变革时代。作为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东莞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行业如何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应用链、金融链、服务链“六链”融合,协同创新?会议期间,院士、专家、企业负责人等展开精彩碰撞,从医药健康新服务体系的构建,到“超限制造”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再到基因工程的推进,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共探行业发展路径。

会议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广东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首席科学家韩德民发表题为《医药健康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分享,为与会者带来医药健康新服务体系的详细解读和未来发展前景。

韩德民院士建言,当前,新型医药健康服务模式要构建大众医药健康服务新机制、新体系、新方法,要以新质生产力带动科技创新发展不断释放原始动能,要不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赋能新型医疗机构建设。建议东莞依托现有优势,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建设新型医药健康服务模式。

会议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绿色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钱旭红以线上的方式带来《超限制造与生物医药》的精彩演讲,探索“超限制造”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等领域的应用。

“超限制造”是通过追求制造和研发过程中的微缩化、集成化,以实现安全、高效、绿色、智能。钱旭红表示,在生产领域,通过“超限制造”研发的微纳化工器件,将极大改变工厂外观与形态,可进一步提升化工制药、生物制药等流程工业的安全性与效率及质量。“以工厂萃取环节为例,通过超快激光加工的萃取芯片不仅极大缩减了萃取流程,将过去的几十个小时乃至几天的萃取环节大幅压缩,还可以极大地节省工厂占地面积,产品转化率进一步提升。”钱旭红表示,“超限制造”还可参与到化工制药的反应、分离、混合、萃取、结晶、乳化的全流程中,实现全流程的变革。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李晨钟带来《智能生物芯片的现状和展望》的精彩演讲。

“智能生物芯片是AI+生物+芯片组合,背后更是AI+碳基和硅基的组合,主要包括生物物理芯片和生物化学芯片。”李晨钟院士表示,生物芯片在疾病预测、疾病诊断、个体化治疗、药物开发、食品安全、司法鉴定、太空探索、农业生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顾问曹国英带来《加强成果转化促进医工融合发展》的分享。他表示,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从开始就谋划推进,从组建团队,到技术及完整性验证,再到商业可行性评估、公司化市场实践,以及通过金融加速,以此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华为运动健康业务发展副总裁、华为运动健康产业首席专家姜婷带来《穿戴创新技术助力更健康生活》的分享。她指出,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而华为正通过穿戴创新技术为慢性病的预防、管理和康复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华为穿戴设备可实时监测血压、血糖、心电图等健康数据,结合远程监测、实时指导及个性化康复计划,为用户带来更加精准、便捷的健康管理体验。

华大集团南区总经理、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资深副院长刘心带来《基因科技在精准医学及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主题演讲,分享基因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刘心表示,人工智能将打破基因组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基因测序从大数据角度解析生命现象,进而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进行应用转化,已经极大地提高了科研转化效率。

东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分享《东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方案推介》的主题内容。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表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科技与产业,一手牵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一手拉着人民健康事业。广东医科大学联动各方组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湾区创新与产业“政产学研医融”生态联盟,致力于通过创新生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所有生态链参与者,为政府、企业、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6场学术交流会议:超60位行业人士演讲分享


当天下午,6场政产学研医融学术交流会议举行,超过60位科学家、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代表围绕“医学人工智能”“医工融合创新与转化”“医药CXO平台建设与应用”“孤独症综合防治与数字疗法创新应用”“数智驱动的慢病管理康复”“罕见病诊疗与协作”等六大主题,就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面临问题与挑战、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场景等进行演讲,共探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

在医学人工智能主题会议上,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IEEE终身会士(IEEE Life Fellow)、广东医科大学心脑血管智能医疗器械领域首席科学家张元亭担任执行主席,发表《医工融合,创新发展:从智能穿戴技术,健康联接到心脑血管疾病筛查》的精彩演讲,张文生、冯前进、王洋、钱庆、辛均益、尹聪颖、叶诚等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分享。

在医工融合创新与转化会议上,、教育部特聘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广东医科大学纳米技术及应用领域首席科学家崔大祥担任执行主席。曹国英、段星光、汪联辉、王作斌、杨德金、黄 鹏、王鹏锦、申丽等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

在医药CXO平台建设与应用会议上,孟广鹏、米继东、夏其奎、李强、丁凤娟、兰万军等企业家,以及来自松山湖生物医药领域的代表进行分享,并围绕医药CXO平台建设和应用展开对接交流。

在孤独症综合防治与数字疗法创新应用会议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教授邹小兵担任执行主席,并作题为《重新认识孤独症》的精彩演讲,张之光、张坤、江漫、周阳芳、李清华、农雪艳、陈锦金等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分享,并展开热烈讨论。

在数智驱动的慢病管理康复会议上,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华兵任执行主席,携手吴志远、陶爱林、刘昀、许娟、黄辉、王吉光、金博、应颂敏、刘桀利、赖天文等来自全国多家医院以及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并就如何推进数智驱动的慢病管理康复的话题展开交流。

在罕见病诊疗与协作会议上,广东医科大学多模态数据融合应用实验室主任弓孟春担任执行主席。同时,弓孟春、林颢、周海红、翟晓文、吴坤、郭健、李林国、孟岩、李丽等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并特邀青年医生代表进行讨论。会议还举办儿童罕见病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为罕见病的治疗展开行动。(信源/东莞创新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审核/王丽君 复核/周圆 审发/裴金涛



【标签:生物 赋 医药 健康 引领 创新 融合 生态 链接】 【点击:】         【编发:宣传部周圆】
上一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来校交流
下一条:【双百行动】我校与霞山区开展“双百行动”结对共建 

最新发表